一月讀清單:生活就是這樣_嗎?

CHEERYOUGO
bycheeryougo
Published in
Feb 7, 2023

--

2023第一個月,四本書,三本小說一本非小說,加上另一本未讀完,當中有一個母題,使我忍不住深思熟慮。生存危機與虛無主義,生活就是這樣嗎?

我記得當初閱讀猜火車原著小說時(但是忘記是不是曾經提過這件事,bear with me)最終決定放棄這本書,原因之一是蘇格蘭文/蘇格蘭英文實在太難懂,原因之二在於情節,書中一個讀哲學的女孩半工半讀當服務生覺得人生沒有未來,一氣之下把自己的屎尿放進奧客的盤裡,我害怕當時也讀哲學也當可憐服務生的我會忍不住做一樣的事情,還是丟下這本書落跑的好。

後來我買了同一個作者Irvine Welsh的小書Rave,純粹受封面影響,所幸沒有與我人生重疊的情節,這一次是一個三十好幾的毒蟲一事無成。也許還是有某種程度與我人生重疊?不是毒蟲的部分。

接著我繼續讀《布魯克林有棵樹A Tree Grows in Brooklyn》,是好友珍妮的心頭好,前半段幾乎像《小婦人Little Women》,最後三分之一有《布魯克林Brooklyn》既視感。猶記幼稚園時看《小婦人》的漫畫版,對喬剪掉頭髮後包著短髮的髮網印象深刻(為何?)也記得看完Greta Gerwig改編的電影《她們》發現我不是Jo March,當然不會忘記終於看了《小婦人》的原版小說後覺得此書過度樂觀充滿希望,終究放棄沒有看完(這大概說明了關於我的一些什麼),不過布魯克林這棵樹雖然時時刻刻充滿希望,卻沒有遮蔽掉人生的苦難,我決定要喜歡這本書。

Francie是個熱愛閱讀的小女孩,也因此走上已寫作為志向一途,似乎是每個充滿熱忱的讀者不可避免之過程,但種種原因讓她決心再也不寫作,我害怕,種種原因也會讓我決心放棄一輩子的夢想嗎?

下一本緊接著閱讀《第11本小說,第18本書 Novel 11, Book 18》,名為如此單純因為這是挪威作者Dag Solstad的第18本書同時是第11本小說。這是第二次閱讀,當初閱畢簡直對自己看了什麼不可置信,到底誰會做這種事?而這次看完似乎了解了什麼,雖然還是無法想像哪種人會做這種事,就連主角本人也不確定自己為什麼要做這種事,不過我多少了解是什麼引導到想做這種事的慾望和衝動。到底是什麼事?敬請閱讀,儘管我堅信好作品在暴雷後一樣會好,如果不是更好,但這種事真的是要讀者自己震驚一番才行。

是什麼引導到想做這種事的慾望和衝動?那是對人生的無力和沮喪,對自己的失望和懷疑,對中年危機的反動,對自身的一種宣示和具侵略性的積極主動。我不擔心我會做這種事,因為到底誰會做這種事?然而我擔心我會感受到那樣的無力與沮喪,在人生已經太遲的某個時刻,懷疑自己就這樣嗎?就這樣賺點小錢付帳單過生活偶爾吃好吃的想出國旅遊特別節日時買個名牌包包然後重複重複重複坐吃等死,就這樣嗎?

我害怕,種種原因讓我決心放棄一輩子的夢想,我只能就這樣賺點小錢付帳單過生活偶爾吃好吃的想出國旅遊特別節日時買個名牌包包然後重複重複重複坐吃等死。並不是說這種生活不好,其實這種生活輕鬆愉快,只是與我期望大相逕庭。

英文系必讀短篇小說之一《錄事巴特比Bartleby, the Scrivener》描繪的大概就是第11本小說,第18本書主角的原形或者變形,只是前者消極的死去,並沒有做出那種事。

到底是什麼事,你問?

同時我也看完《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安藤忠雄的建築原點》,自從看過電影《構築心方向Columbus》後,閱讀建築欣賞建築已經成為我的小夢想(不會害怕需要面臨放棄的那種小夢想),也許有天真的會來個安藤忠雄在台灣巡禮,我記得有不少墓園是出自他手。

沒有看完的書叫做The Importance of Music to Girls,心得:有時候書名不能決定一切。

--

--

CHEERYOUGO
bycheeryougo

Writing down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手寫意識之流